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9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齐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李齐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图片来源: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本文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年第6期,侵删


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高职高专)特等奖获得者李齐亚老师获奖作品                           ↓↓↓



一、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把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逻辑必然性;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过本课学习,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必然性。 

      教学难点: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四)学时安排

      1学时


(五)参考资料及教学资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指南



二、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5分钟)

      三十年前,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中,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写道:自由民主制已经成为“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似乎印证了这个论断。然而此后,历史并没有终结,反而西式民主乱象丛生,制度危机凸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面对事实,福山也不得不改口:“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吸引着全世界人们的目光。立足于悠久文明根基之上,立足于现实基本国情之上,立足于艰辛探索之上,中国走出了一条怎样的与西方政治制度不同的道路?

 


(二)课程讲授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逻辑必然性(20分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而成功开辟的一条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本问题的解读亦从这三个逻辑展开。

1.【理论探究】(10分钟)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一,历史逻辑。

     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现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的宋教仁主张实行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中国民主同盟在国民党当局的“严加取缔”下被迫解散,表明“第三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通过讲解一系列人物图像背后的历史,引导学生理解:纵观百年屈辱、百年抗争,各式各样的救国方略乱花迷眼,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最终都纷纷碰壁、破产了。中国近代历史表明,不触动旧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飞跃。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其二,理论逻辑。 

观看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片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丰富发展。

其三,实践逻辑。

      我们应该如何判定一种制度模式是不是好的制度模式?这不能靠主观臆测,更不能按照西方价值观来审视,而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用客观事实来证明。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提高人民幸福感,是判断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了转变,从“物质文化需”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重要判断和全新认识,既是对改革开放40余年取得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的有力印证。

【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

2.【课堂讨论】(10分钟)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点评】

       结合学生的讨论,教师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点评:

      历史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40余年以来,随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基本框架的确立和完善,我们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重要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治理有效,正是长期以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所带来的巨大红利。

      现实维度。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政治乱象频发,政坛斗争加剧,社会分裂加深,经济持续衰退,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蔓延,政府治理乏力,西方政治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当前全球出现政党政治的认同危机、民众对政党政治的支持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的民主制度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内在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未来维度。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宣布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首届毕业生的感言是“在中国,我们增强了发展信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式的民主政治因其所带给中国社会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真切的获得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自己道路”的信心,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宣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和观点,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逻辑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


 


(三)课程讲授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基本要求(20分钟)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要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其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其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1.【理论探究】(10分钟)

      教师首先讲清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辩证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下两点:

【探究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学生课前在网络教学平台观看视频《西藏和平解放60年》纪录片片段。

复制下方链接:

https://tv.cctv.com/2011/07/18/VIDE1355519657957574.shtml

      该片讲述了195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改革下,西藏摆脱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废除了明文规定人与人不平等的旧法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受压迫的西藏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充分说明,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保障,就没有反映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利与自由的法制。因此,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探究二】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由于某些领导干部存在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以言废法、贪赃枉法等问题,于是就会有人将这些问题归责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提出“党大还是法大”的质疑。

     我们要厘清思想的误区:“党大还是法大”是个伪命题,甚至是一个陷阱。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更不能将党和法的关系简单地曲解为党的文件与国家法律适用哪一个、领导说了算还是法律说了算等问题。

      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首先,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归根结底都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高度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上。其次,宪法确立党的执政地位,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并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正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因此二者并不存在孰大孰小的问题,也绝非对立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另一方面,“党大还是法大”这个伪命题所掩盖的,实际上是“权大还是法大”这个真命题,这恰恰是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说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而言的,是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资料来源:《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

2.【课堂讨论】(10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为什么西方民主模式不适合中国?中国为什么要走出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案例一】西方民主模式并非普世价值

      以美国为例看西方民主模式。金融危机导致了“占领华尔街”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棱镜门”事件暴露出公民隐私权被极度蔑视、总统选举中不断曝出的丑闻令人发出“丑陋的民主”之感慨,以及因不断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引发关于“控枪”喋喋不休的议会争论等,这一系列事件无一不折射出西方民主的弊端。美国宪法并不追求民主,美国式的选举政治,除了耗费大量金钱,还造成了政策短期化、功利化,很难顾及一个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质是为了赢得每一次眼前的选举而不负责任地去开出一些空头支票。

【案例二】肯尼亚大选的民主困境

      通过讲述非洲国家肯尼亚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效仿“一人一票”式的民主最终导致社会变得更加分裂和动荡,引导学生理解“一人一票”并非民主的唯一指标,程序民主极易导致民主的“形式化”“空心化”,应当根据自己的国情来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 

【教师点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有些民主形式虽然好看,但不适合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在中国只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经过反复比较、长期探、实践验证的“新版”。

     当代中国的民主模式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的神话,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探索的成功经验、所标注的崭新未来,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因此,我们要树立制度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结语(5分钟)

     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呈现真理。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探索的成功经验、所标注的崭新未来,让那些曾经欢呼“历史终结”的人也开始“修正观点”,重新认识和考量这条“中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如今的中国,已走入复兴图强时间表中至关重要的“下半程”,同学们要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事业中。

 

三、板书设计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必然性 

1.历史逻辑

2.理论逻辑 

3.实践逻辑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四、作业设计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中国共产党能否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思考: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作出哪些有效的制度设计?带着问题,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预学下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相关内容。



五、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宋鲁郑.中国能赢——中国的制度模式何以优于西方[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高等教育会议中心”的文章,您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进入“高等教育会议中心”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更多精彩文章课程思政案例汇总 · 续‖63个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及经验分享
课程思政案例汇总‖12个门类,超100个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及经验分享
课程思政案例汇总·续(二)|110门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分享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丁菁: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胡嘉苗:“一带一路”上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张会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要点与教学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任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17】陈东: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生: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孙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辨析的四个认识误区
关于组织参加2021年各类教师教学竞赛的预通知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官方37问答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评审结果的公示

民法典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课件+视频| 学习民法典
新文科建设典型案例——华东师范大学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天津大学九大专业“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建设经验分享
PPT居然可以制作出3D效果?且无需任何工具下载!
人民网发布2020年度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用了这么多年PPT,你真的用对了吗?PPT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OBE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架构、实施方法和实施要点
教师应如何精心备课?超强备课攻略分享,很实用!思政课件分享 | 新时代行动指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导读

时间

地点

会议名称

3月12日

长沙

双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训班

3月19日

昆明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专题研讨会

3月19日

扬州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

3月19日

厦门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研讨会

3月26日

杭州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教学竞赛经验交流研讨会

326

桂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

3月26日

上海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研讨会



扫码关注我们

电  话:010-51945824、010-51945854

传  真:010-68806889、010-68817071

E - mail: cesc_edu@163.com  、cesc01_edu@126.com

联系人:蔡老师   梁老师

 *会议将同步开放线上直播,无法现场参加会议的老师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直播课堂,订阅直播课程。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报名线下会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